第230章 种质资源库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
第十小说网 >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> 第230章 种质资源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0章 种质资源库

  只见一望无际的草原上,连绵起伏的是草山平缓的轮廓,金黄色的牧草如波浪般蜷伏着。

  间或矗立着一根高高的鹰架,鹰架上傲立着一只苍鹰。

  也有苍鹰俯冲向草丛中老鼠的照片,以及捕鼠队活动的身影。

  冰雪消融后的潮湿土壤中,新的生机也正在萌发。

  原来这里是什么样的呢?

  郭阳回想着,大概是一绺戈壁,一绺石山,一绺草地。

  联想到自然能量积累速度变快,肯定也少不了治理退化草原的功劳。

  郭阳评价道:“人工种草修复的草原,效果确实不错。”

  蒙省,乌拉特草原上的一个蒙古包里。

  三十多岁的包心禹会心一笑。

  猎鹰农业在嘉禾的板块里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,除了和老板放养的态度有关以外,也是因为退化草原治理的过程太过漫长了。

  去年,集团花了大几千万协助蒙省治理鼠害,以获取了这60万亩草原20年的免租经营权。

  然后老板提拔他为负责人。

  好家伙,当初被提拔时,可给他高兴的呀。

  可来了后,才发现这里和不毛之地也没多大区别,满是退化的草地,裸露的石块,甚至还有沙漠。

  好在苜禾就是牧草起家,不缺优质草种。

  冰狼草、霸王草、白沙蒿,这是集团公司提供的三个优质草种。

  冰狼草能抑制毒草的生长,霸王草和白沙蒿则是极度适应荒漠化地区的气候。

  三者配合起来,组成了治理退化草原的利器。

  在混合一些其它草种,一个完成草原植物体系就形成了。

  包心禹在群里发道:“只可惜冰狼草、霸王草和白沙蒿的草种太少了,其它没补这三个草种的草地就长的不怎么样。”

  郭阳:“@谢时杰,草种扩繁进度如何?”

  谢时杰:“七月份就能采集草种。”

  包心禹:“那感情好,秋天能补种下去。”

  瞿阳:“老包,加油啊,以后骑马射箭,驯鹰打猎就指望你了。”

  “嘿嘿,还得靠瞿总和谢总多做点业务,多赚点利润。”

  “都是为老板服务。”

  郭阳看到这,打字道:“在职分红计划出来了,但我觉得还要改一下,你们把目标定太高了,再改一下。”

  定高了?

  看到郭阳这样说时,众人都愣了半响。

  还有老板嫌经营目标定高了的吗?越高不就越为老板赚钱吗?

  群里一时安静了下来。

  郭阳:“调子不用起太高,另外目标和分红计划不够细致,基层的岗位远远不够。”

  “比如一个市和县有一个销售处,只有四五个员工,一个员工负责几个十来个乡镇,那这个销售处就该有整体目标和分红计划,比如辣椒种子销售130万,利润50万……”

  “要全盘去考虑。”

  “在职分红计划的目的,是把公司赚取的利润反馈一部分给员工,来弥补员工在工作中所受的气。”

  天禾、丰凯的管理层瞿阳、严群、余洪海等,看到这里都感觉眼前一亮,细思后又感觉振聋发聩。

  服务业都免不了受气。

  制种、种子销售、技术服务、农机售后服务等,都免不了要长期和农民沟通交流。

  揣摩农民心理,讲解产品特点,受气是难免的,新入职的大学生被气哭更是家常便饭。

  而嘉禾又特别强调服务质量,注重用户的消费体验。

  工作员受的气就更多了。

  工资高、待遇好可以解气。

  在职分红计划经营目标降低,又涵盖更多的基层岗位

  那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会直线上升,忠诚度、认可感飙升。

  反过来又会提升服务质量,获得更多农民和消费者的认同。

  这就是个良性循环。

  太妙了!

  唯一受损的就只有企业的股东,相当于把股东的利润分了一部分员工。

  很难想象,老板会做出这样的决策。

  对于他们这群高管来说,老板待他们虽然好,但却没有员工持股的动静。

  而有了在职分红计划后,更是绝了他们这份心思。

  因为已经没了持股的土壤。

  “老板,大气!”

  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老板带,老板的每一次英明决策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啊。”

  郭阳:“彩虹屁就不要来了,赶紧的下去落实。”

  “沙海、青禾和猎鹰的在职分红计划也同样要做,先报上来看看。”

  众人纷纷应是。

  内心皆是受到了不少的震撼。

  郭阳又接着看了一些其它群消息,然后去食堂吃了个饭。

  风沙还在吹着,下乡还得缓一两天,没必要去遭这份罪。

  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,九泉的春天也有两面。

  起风沙的日子,九泉的天昏黄而灰暗;晴朗的时候,九泉的天蓝得让你怀疑他的存在。

  在办公室歇息了会儿。

  想到种子商店的优质基因筛选还没有结果,郭阳联系了毕强,下午再去挑选一批种质资源。

  “一个物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,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盛。”

 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般。

  袁老培育杂交水稻的基因来自野生稻,但野生稻的命运却令人担忧。

  以云南为例,这里被誉为动物王国、植物王国、世界花园、物种基因库。

 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,这里还有26个地方有野生稻居群,如今24个已经了无踪影。

  毕强所曾收集到的乌江稻也是同样的境地。

  大豆则是一个惨痛的经验教训。

  至今国内大豆均产还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0%,美利坚和阿根廷等国的50%-60%。

 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国的生物种质资源大量流失海外。

  嘉禾的种质资源库隶属于天禾种业旗下天禾种业科学院有限公司。

  占地面积约25亩,有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楼和综合楼,配套辅助用房、温室、种质圃、大棚等。

  项目总投资近5000万元。

  从2003年开始建设,历经两年,去年才投入使用,在整个西北地区也算是排行前列的种质资源库。

  而且这是由企业建设的,不是国家投资的公益性质的。

  郭阳见到毕强时,其穿着白大褂在保藏库外等着。

  毕强笑着问道:“要哪些种子,目前的种类很多,粮食类、草类、果树类、特种植物类。”

  郭阳想了想,“筛选、鉴定好的种子我都要10粒。”

  在种质资源库的冷库里,一份份种子安静的放在玻璃罐子里,处于休眠中。

  理论上,能保存上千年之久。

  种子的灭绝不是指物理上的消失,而是其失去了进化的能力,也就是种子丧失多样性的后果。

  也因此,种质资源库也被称为生命之舟,防止种子因天灾和种质退化而灭绝。

  改良现有作物品种,甚至可能突破物种限制及种间杂交瓶颈,创造出新的性状或农作物新品种……

  甚至科学家们畅想,这些种子未来也许还能上太空,在一个适宜的星球,重新开创一个新世界。

  其实郭阳这次主要是培育玉米,小麦和水稻种子,但种子商店又能物种限制及种间杂交瓶颈。

  所以,每一个优质基因他都需要有记录。

  目前,毕强带领的育种研发团队也在做这一项工作,只是肯定没有他快。

  …

  在天禾的种子资源库里,有前期为了充库存从各大院校引种的种子,也有后续毕强和采集队收集到的种子。

  采集到的种子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入库。

  在种子清理室,郭阳看到科研人员把种子倒入分离机,饱满的种子落下来,空瘪的种子被吹到另一边。

  同时还会随机进行X光拍照,种子是空瘪还是饱满,一目了然。

  分拣留下的健康种子继续清理、质检、计数等。

  随后又是一系列的程序,才能入库进行保存。

  毕强找来两件军大衣。

  自己套上一件,给了郭阳一件。

  打开冷库门,寒气扑面而来。

  架子上整齐的摆放着玻璃瓶,瓶子上的条码,标明种子入库位置和种质信息。

  毕强回头看向郭阳,嘴里吐出白色气雾。

  “一般每种植物需要采集保存10000粒种子,最少2也要500粒。”

  “这些是入库了的种子,被分成两份,分别存放在备份库和活动库中,前者永久保存,后者做萌发试验。”

  “还有些筛选鉴定好的在另一个常温房间,还没入库。”

  毕强一边小心的取种子,一边向郭阳介绍着情况。

  “以后不要花大价钱买种子了。”

  “此前你从院校引进的种子,很多都是重复的。”

  “1000来份种质资源,通过查重、比对,只有175份能临时保存。”

  郭阳愣住了。

  怪不得当时各大院校拼命的给天禾塞种子呢。

  毕强继续说道:“也没事,院校也有种质资源库,筛选出来的优质基因作物肯定没拿出来。”

  “等现有的资源鉴定告一段落,可以进行资源共享。”

  种质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,也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,。

  有种质资源库的单位可以通过杂交、实生、辐射诱变,以及优势功能基因挖掘等技术,进行育种。

  资源共享则是全面提升了各自的育种能力。

  郭阳很期待那一天。

  有种子商店,他只需要几秒钟就能挖掘出一枚种子的优势基因。

  先是取了冷库里的种子,但还不能立即拿出来,从低温到常温需要一个适应过程。

  又到常温库里取了种。

  随后郭阳便和毕强一边探讨天禾的育种体系,一边等待种子从休眠中恢复。

  因为郭阳一直把天禾科学院和实验室当成是育种的幌子,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怎么管。

  导致体系是有了,钱也没少,但一直是千疮百孔的状态。

  毕强也才接手两三个月。

  就想着从种质资源库入手,建设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基地,在表现型性状鉴定的基础上,进一步进行分子鉴定。

  然后对功能基因进行深度挖掘。

  尤其是嘉禾一直热衷于的耐寒、耐旱、耐盐等优特异种基因,

 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育种转化,培育具有优质和高附加值,适应轻简化和宜机化生产,商业价值突出的农作物新品种。

  有商业贡献后,再进一步建设攻克新一代杂种优势利用、多基因高效精准编辑、复合诱变、育种芯片和基因分型、全基因组选择等育种关键核心技术。

  最终构建完成嘉禾的现代生物育种体系。

  毕强笑着说:“这是一份长期的事业,用十年,二十年,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去完成也值得。”

  郭阳听着毕强的规划,逻辑和思路都很清晰。

  但真要完成,就和种子采集过程中充满风险一样,随时可能会被有毒的树枝挂伤,疼的人撕心裂肺。

  毕强的眼神坚定,充满斗志。

  郭阳也由衷为其找到新的目标感到高兴,呆在实验室总归要安全些。

  种子采集员的足迹遍布各地。

  从沙漠戈壁到热带雨林、从世界屋脊到三江平原……

  为此丢掉生命的先驱很多很多。

  所以,郭阳同样和毕强提了完善人才队伍体系和保障激励机制。

  培育出来的优异种子,公司不论是转让,还是自行开发,育种团队都能获得一次性或者终生奖励。

  到晚间时,郭阳取了种子,准备回去,搂了搂毕强的肩膀。

  “也许不用一辈子,二十年也用不了,只要你在,嘉禾对育种研发的投入只会多,不会少。”

  郭阳再度回头,“也许几年后,嘉禾的研发投入也能达到甚至超过跨国种企。”

  毕强笑了笑,“那你得可劲儿的赚钱了。”

  大型跨国种企的研发费用一般占营收的10%以上,比如先锋公司,05年的研发费用就是百亿元级别。

  “你就看我表演吧。”

  郭阳大笑着走了出去。

  天禾现在有钱了,全面提升育种能力也是应有之举。

  种子商店一是有自然能量需求,二是解除了高等级种子的消费限制以后,自然是以培育高等级种质为主。

  基层的种子就交给毕强。

  风沙还在刮。

  郭阳回到办公室时,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点,不过瞿阳还在等着他。

  “老板,辽省后续的良种补贴,天玉1号享受不到了。”

  “皖北和吉省,目前也有这种趋势。”

  “郑单958还遭到了限价影响。”

  郭阳讶然的看着他,“地方保护势力?”

  瞿阳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。

  郭阳却笑了起来。

  “还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,正是时候啊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ishi8.com。第十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dishi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